新西兰进口乳品触发“特保“,”特保“该取消吗?
新西兰进口鲜奶及奶酪数量(2008-2018.1-11)
新西兰进口乳品“特保“告急?海关总署近日发布的两则公告显示,鲜奶与奶酪2018年以在途方式进口数量已超2019年度进口触发水平数量。即是说,2018年我国进口企业已经将新西兰2019年鲜奶与奶酪的配额全部用尽,达到了特保触发标准。中国与新西兰签订的协定税率为0,需要分别恢复到最惠国税率15%与12%。这将进口乳品成本压力暴露无遗。
达到特保触发“临界点” 说明了什么?
对于此次配额快速用光是否意味着国内需求旺盛的问题?乳业高级分析师宋亮告诉《中食财经》,不能如此简单地证明。一方面是因为每年1月份都是这个配额的集中使用期。配额有两个优势,第一个是关税为零;第二个是通关便利与更快。进口企业都愿意尽早将其使用完;另一方面是企业对未来半年到一年半的奶站波动走势无法准确把握,为了安全起见,企业会将自身的配额使用掉,先储备一定的正常库存的奶粉作为原料。
2017年从新西兰进口的鲜奶和奶酪数量分别占我国进口鲜奶和奶酪总量的30.5%和45.6%,是我国第一大鲜奶和奶酪进口来源国。
据统计,新西兰进口鲜奶已是第四次在途数量超过触发数量,而奶酪则是首次在途数量超过触发数量,并且触发的时间逐年提前。
新西兰进口乳制品触发特保措施的时间
有意思的是,2008年及之前,鲜奶与奶酪均未触发。为什么时至今日频繁触发,不得不归因于导火索事件——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的爆发,消费者对国产乳品信心一落千丈,纷纷转向外资品牌。
据了解,2008年10月,中国与新西兰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西兰政府自由贸易协定》,根据《协定》的要求,自2008年起,中国从新西兰进口的各种乳制品关税逐年降低,2019年乳制品的协定关税全部降为0。从乳品进口角度看,宋亮认为,现在对中国而言,进口障碍越来越少了,通关基本畅通,关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宋亮表示,一旦特保触发,凡是以国内奶源为主的生产企业,尤其以低温奶或者巴氏奶为主的企业都是利好。
也可以理解为,像三元食品、光明乳业等这类拥有自有奶源与成品加工,又大力推动低温巴氏奶的企业必将受益。
“特保”机制对乳业的作用?
何为特殊保障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西兰政府自由贸易协定》(以下简称《协定》),中国对4类乳制品即:鲜奶、奶粉、黄油和奶酪共11个税号的产品启动特殊保障措施。该措施属数量触发,一旦超过触发水平,中国停止按自贸区优惠进口税率征收税款,改为按降税前的最惠国进口税率征收税款。奶粉的特殊保障措施适用期为2009至2023年,鲜奶、黄油和奶酪产品适用期为2009至2021年。
根据“中新自贸关税减让表”,2018年我国从新西兰进口乳制品除大包原料奶粉关税为0.8%外,鲜奶、炼乳、酸奶、乳清、奶油、奶酪都已为0。
那么,对于一些“特保”措施应该取消的声音,《中食财经》认为,从2008年之后,乳业受到进口前所未有的冲击境况下,这十年来国产乳业知耻后勇,夹缝中求生存,正重塑着消费者信心,也逐步收复着失地。即便如此,国产乳业如今仍是一棵“幼苗”,还未形成“参天大树”,其发展还需要缓冲期,与外资品牌“兵戎相见“尚需时日。”特保“的设定,某种意义上与外资竞争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目前正提倡“优质乳工程”,众所周知“优质奶产自本土奶”。诚然,进口奶远距离运输与储存等问题,保质期较长,牛奶中的活性物质等营养元素被高温杀菌而消灭,由此应当鼓励消费者对新鲜及巴氏奶的理性认知。
对于此次新西兰乳品开年即触发全年配额上限,也意味着,国产乳业的价格优势将凸显。国产乳业的“春天”还会远吗?